
整理 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吴曈
今天是第七个“中国航天日”,主题是“航天点亮梦想”。“祝融”探火,“羲和”逐日,“天和”遨游星辰……一次次飞跃,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。探索浩瀚宇宙,发展航天事业,建设航天强国,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。
2022年,中国航天依旧“忙碌”。中国空间站将完成在轨建造任务;探月工程四期、小行星探测重大任务正式启动工程研制,中国航天行星际探测不断拓展新征程。未来还将陆续发射嫦娥六号、嫦娥七号、嫦娥八号探测器,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。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到月球背面采样,并正在论证构建环月球通信导航卫星星座。
目前,我国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500颗,航天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,为支撑平安中国、健康中国、美丽中国、数字中国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认为,成为航天强国,要在“空间技术、空间科学、空间应用”三大领域同步均衡地发展。“航天技术直接带动了材料、电子、机械、化工等多方面技术的发展。”戚发轫表示,航天技术早已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带来的改变无处不在。
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,越来越多的城市积极参与航天事业的建设,我国航天产业版图星光熠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