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失业的中年人, 开始给孩子的教育“断供”了


图源@豆瓣《凡人歌》

教育应该是农业不是工业。

养孩子这件事就像培育种子。需要家长按时施肥浇水,提供必要的生长条件,让他按自己的节奏成长,长成他本应该成为的样子。

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和流程批量生产,最后所有孩子都长成一个样。

作者:啾啾的妈妈;本文来源:公众号“三个妈妈六个娃”(ID:pkumum)。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,请记得要把我们“设为星标”哦!

点击卡片,预约精彩直播

一、

最近刷视频,被普及了一个新词“烂尾娃”。

什么意思呢?其实就是从烂尾楼延伸出来的。

烂尾楼大家都听过,开发商资金不足、房子盖到一半全面停工了。

烂尾娃说的也是前期投入精力、资金,在鸡娃路上猛加料,但是最后发现孩子考不上好大学、找不到好工作。

简而言之,就是后劲不足、人生“烂尾”了。


我发现大家普遍认为的烂尾娃,主要有三种。

第一种,父母鸡到一半,认清现实放弃了。

孩子刚出生的时候,当爹妈的都对孩子充满了高期待,只要稍稍比同龄人进度快一点,就觉得孩子天赋异禀。

会翻身了,就是“我孩子真棒”,会说话就是“我孩子真是个天才”。

再到后面,孩子学会背几首古诗、认几百个字、算对几道数学题,都认定有某种学霸潜质。

在自己家怎么比都是优秀,但随着孩子进入学校,在一堆牛娃里面就没那么亮眼了。

有人管着成绩还能看,不管就一塌糊涂,家长鸡娃鸡到心力交瘁,孩子呢,还是打一鞭子动一下。

到最后家长无奈认清现实,教育不是付出就有回报的事情,也就彻底打消了鸡娃的念头。


第二种,经济能力跟不上,主动“断供”。

我在网上看到,有位二胎妈妈发了一个帖子:

原本家里条件还行,所以给孩子安排了出国路线,谁知道老公突然失业,房贷能不能还上都成问题,国际学校每年二十多万的学费也拿不出来,只好给孩子断供。


第三种,成绩没烂尾,但人生烂尾了。

这种就更让人唏嘘了。

孩子寒窗苦读十几载,家长也好不容易供出来,本以为前途一片光明,结果毕业即失业。


这一类孩子,要么躺在家里当全职儿女,要么一直在找工作的路上。

至于什么时候能经济独立、考编考研什么时候上岸,都是未知。

在很多人眼里,这些孩子的人生就算“烂尾”了。

可是,孩子的人生才刚开了个头,现在就认定“烂尾”,是否有点草率?

二、孩子不是工程,

也不存在那么多的烂尾娃

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,我个人非常不喜欢“烂尾娃”这个词。

这种想法,本质上还是把养孩子这件事当成了一个工程,而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真正的人去看待。

而且我一直很好奇,烂尾的标准是什么?

难道成绩不好、没考上好大学、没找到好工作,人生就烂尾了吗?

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,那可能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点沾边,或者说都有一个烂尾的阶段。

因为大多数人学历和工资都一般,也不是世俗认定的“成功人士”,可是我们都能凭本事养活自己、养活孩子,这样的人生,难道就是烂尾了吗?

当然我也理解,其实很多家长说孩子是“烂尾娃”,多少有点自嘲的成分在,觉得自己为了孩子辛辛苦苦付出,却没有得到期望的反馈。


关于这一点,我觉得大家还是要想清楚,孩子的人生是不是只有学习这一条路。

高考分数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,证明了18岁时的智商、学习能力、自律性,也能够说明至少在这个阶段,孩子是同龄人中比较靠前的。

但是人是会变的。

也许有的人就是晚熟,在人生的后半程持续发力;

也许有的孩子高考考的很好,但他不懂得进入社会要跟人合作、不珍视伴侣、跟父母断绝往来。

这难道不算烂尾吗?

我反而觉得,无论我的孩子学习好坏、成就高低,只要她热爱生活,活出了她自己想要的样子,就是不错的人生。

举个例子,假如我的孩子她将来很热爱厨艺,就是立志要在家门口开面馆,那也很好呀。这也是一项谋生的能力,而且我每天还能见到她,还能时常去蹭饭,这不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人生么?

所以,换一种角度来看,也许根本就不存在那么多的烂尾娃。

三、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

我们要允许一颗幼苗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

叶圣陶说过一句话:“教育应该是农业不是工业”。我非常赞同。

养孩子这件事就像培育种子。需要家长按时施肥浇水,提供必要的生长条件,让他按自己的节奏成长,长成他本应该成为的样子。

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和流程批量生产,最后所有孩子都长成一个样。


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,但难就难在,我们是在工业时代成长的一批人,不知道怎么用农业的方式养孩子。

所以,比较迫切的是,需要不断摸索出一种新的养育模式和标准。

具体的标准我也很模糊,但至少有三点我是比较笃定的。

1、 不拿某些模子和标准来套在孩子身上

我曾在文章里写过,养女儿没有标准答案,为此我把女儿养成身体、精神都很“野”的孩子。

我希望她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,如果遇到糟心的人和事的时候,能有战胜一切的能力。

其实不光是养女儿,教育本身就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,因为每个家庭、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。

适用别的孩子的方法,也许并不适合自己家娃,盲目生搬硬套,不仅亲子关系容易受到影响,还可能出现其他隐患。

所以还是那句话,不给孩子上套子,留给他们更多成长空间,让花成花,让树成树。


2、 不过早给孩子下定义

前段时间有个“中专开局,爆改人生”的故事在网上很火。


这个女生的前半生,真的是挺曲折的。

18岁中专毕业去大城市工作,结果发现学历低,只能去当服务员或者进工厂。

然后不甘心人生就这样,把自己关在出租屋学习,这期间参加了函授大专并自考本科,也经历了失败,23岁拿到本科毕业证,25岁考研上岸。


举这个例子,不是给姐妹们打鸡血、分享女性爽文,而是想说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。

不必焦虑别人家孩子更早成功,或者更快取得成绩,因为无论如何,孩子这棵苗总有开花结果的时候,如果一直不开花,那他就是一棵树。

3、 对孩子和未来都保持开放的心态

咱们这届家长,大多活得很焦虑,归根结底还是太看重“唯成绩论”。

当妈这些年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,未来的世界很可能会变成我们想象不到的样子。

面对更多元的时代,也许我们应该用更加开放的心态,来看待孩子的成长。


比如不必只聚焦于成绩,而是更聚焦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独有优势,有的孩子游泳特别厉害、有的孩子在人群中很会交朋友、有的孩子很喜欢画画……

也许他们不是拔尖的,但只要比大多数人强,都可以成为孩子日后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。

所以作为父母,我们也得清楚,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课题,未来的路还是要孩子自己去走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给孩子引导,一起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。

本文选自“三个妈妈六个娃”(ID:pkumum),三个北大妈妈,三个职业女性。六个萌娃四男两女,每家两只。每天原创分享科学育儿知识、素质教育心得、品质生活理念。探讨亲子关系、家庭关系。吐槽家长里短、社会百态。

点击卡片,预约精彩直播

长按复制ID, 添加好友, 申请加入

  •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:guanjia0023

  •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:guanjia0040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佛山热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明天(6月27日)上午10:00,今年的成都中考成绩就公布了。第二批次以及五年制高职(含师范)志愿将于明天12:00起开始网上填报,填报时间截止到6月29日12:00。有不少家长关心:娃娃在成华区读高中怎么样?有哪些学校值得选择?哪所学校最[全文]
    2025-06-27 00:34
  • 暑假接近尾声。再看到这份两个月前做的日程表,叶子还是有些唏嘘,这种密密麻麻的表格基本是每个海淀小学生的标配。“我是一个被海淀妈妈包围的石景山妈妈,想佛都佛不起来。”她说。叶子说,做表的初衷是想找个大空带孩子出去玩,结果做完一看,自己都哭笑不[全文]
    2025-04-26 10:02
  • ▎人民酱说:自主学习能力实在太重要了,它可以让孩子逐渐养成“能学”、“想学”、“会学”、“坚持学”的习惯。全文1991字丨阅读共需3分钟编辑丨人民酱作 者:Nana 来 源 : 少年商 学院( ID : youthmba )最近“高中实行双[全文]
    2025-04-02 13:06
  • 日前,市教委发布《关于做好202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》。2025年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510分,初三年级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道德与法治、物理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24日至25日。一起来看更多内容↓↓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[全文]
    2025-03-20 03:34
  • 近日,澎湃新闻从人社部了解到,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决策部署,9月12日-11月30日,人社部举办了职引未来——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活动。活动期间,线上线下共举办2.3万场招聘会,发动54.1万家[全文]
    2024-12-21 02:17
  • 图源@豆瓣《凡人歌》教育应该是农业不是工业。养孩子这件事就像培育种子。需要家长按时施肥浇水,提供必要的生长条件,让他按自己的节奏成长,长成他本应该成为的样子。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和流程批量生产,最后所有孩子都长成一个样。作者:啾啾的妈妈;本[全文]
    2024-12-15 03:50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佛山热线 fos.zjxxinw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